美国中小学的暑假近三个月,要和孩子在家里泡这么久,对所有当父母的都是个考验。拿我来说,往日女儿每天早上7点多就和爸爸妈妈弟弟挥手道别,下午快四点才被校车送到家,需要操心的就是短短几个小时。如今她常驻家中,我就成了陪吃陪学陪玩的“三陪”妈妈。陪吃容易,陪学我也能对付,就是这个陪玩颇费脑筋。因为老二已经上了托儿所,只有七岁的Abby和我在家,我其实算是全职妈妈里相当清闲的。如果你带着两三个孩子度假, 其中还有一位裹着尿布的,本来就漫长的暑假可能显得更加漫长。
全职工作的妈妈总会找朝八晚五的日托夏令营让孩子混过整个暑假。而对全职妈妈来说,暑假是最考验妈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时候。如果我们这些人到中年、精力不济的妈妈们不打算和永不疲倦的学龄小朋友们拼体能,又不希望他们在电视机前呆坐几小时,就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周边资源消耗他们多余的体力。这类资源包括公共图书馆、公园的游乐场、健身中心给孩子开的运动项目、暑期美术班,乃至各个教堂开设的儿童暑期学习班等等。美国家长最经常带孩子光顾的就是户外游泳池,带着零食、饮料、几条毛巾和两本书,老美爸妈能和几个孩子在游泳池呆上整个下午。而很多中国家长舍不得把孩子晒得太黑,不太愿意在户外安营扎寨来消暑。面对绵绵无尽的暑假,很多妈妈选择携家带口回中国的父母家度暑假。
回国度假未必清凉,然而清凉以外的好处多多。我的朋友小叶夫妇老家都在江苏农村,每年暑假她都带着儿女回老家泡两个月。她能用这段时间陪陪父母,孩子们也可以和几个同龄的表亲一起玩。最近她发来的照片里,两个孩子爬在草垛上笑得很开心,一副农家乐的样子。小叶的老公没有那么长的假,在独自守着大房子和空锅冷灶过了一个多月后也去投奔她们。等他们一家四口一起飞回来的时候,也该是暑假的尾巴了。另一个朋友蕾和家人回中国呆了三周,回来的时候她头发染了,发式也变了,穿得鲜亮别致,而且新衣服储备雄厚,能做到几周不重样,让我们这些窝在美国的土豆们羡慕不已。孩子们回了趟中国,发现爸爸妈妈一直逼着他们学的中文这么有用,回来上中文学校也多了几分动力。总之大家皆大欢喜。
然而伤心的是钱包。美国某信用卡公司的消费报告称,暑假期间家长们平均要在一个孩子身上花$856美元,这些钱往往用于带孩子上各类主题公园(Theme Park),送孩子上夏令营,参加各类体育俱乐部,买游泳池的会员费等等。这个统计肯定没有把中国家庭回国消夏的旅行费用计算在内。暑假期间美中往返机票动辄两千美元,买到了一千美金左右的机票就是特别惊喜了。一家四口的机票、给七大姑八大姨的礼物,加上每人上百元的签证费,一家人还未动身已经花掉了坐一周豪华游轮的费用。老公的同事用“劳民伤财”来形容他自己两年一次的暑期举家探亲。然而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,相聚是见一次少一次,好不容易孩子有了假期可以去看看祖父母,这笔开销不花不行。
我们这些腰包瘪、孩子小的家庭,多半就一动不如一静,留守当地度暑假了。虽然没有回国大军那么神气,孩子和小伙伴也少了些吹嘘的话题,但和女儿窝在家里看书吃棒冰的日子也还是不错的。何况以补课的名义,已经威逼利诱Abby完成了几本练习册,也算是蜗居在家的一点成就。
最近和几个妈妈聚会,聊起孩子的暑假。他们的孩子大了,暑假的花样就更多了。小李的儿子George 15岁,和两个邻居孩子组织了个打理草坪的小公司,还像模像样地印制了名片。去年暑假小家伙一人就赚了1000多美元。另外两个朋友的孩子已经读大学了,都用这段时间实习兼打工,回家也就是呆几周而已。她们对能和孩子共处的日子格外期盼珍惜,不像我们这些儿女尚小的总觉得暑假漫长。
以前总觉得我适合在外工作,呆在家里带娃是个美丽的错误。然而半年下来,尤其和孩子消磨了大半个暑假,觉得当妈也像练跆拳道,可以靠暑假这种带娃的挑战再升一个段位,有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。可惜当主妇没有专业评级一说,否则领着孩子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暑假,给自己升一级是肯定要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