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加拿大《世界日报》报道,科技发展,求职者获取招聘讯息的管道更多元,不再局限于报纸及网络分类广告,尤其近年社交媒体(social media)风行,成员间互通招聘讯息也愈来愈普遍。但专家提醒求职者,履历表与网络搜寻到的个人资料一定要相符,更不要随意留言或批评现任雇主,否则可 能有意想不到后果,因为“凡走过必留痕迹”。
对不少就爱拿大新移民而言,原居地的专业及人脉在当地恐无用武之地,要取得相关招聘信息,可能还是依赖传统的报纸广告及人力银行数据库。但新趋势是利用社交媒体的招聘讯息愈来愈普遍。
但招聘专家伊西德(Joe Issid)建议所有求职者,不要轻忽社群媒体与网络搜索引擎的威力,愈来愈多雇主在决定用人前会上网核实应聘者的基本数据,并进一步了解这个可能人选在网络上的言行。
因此履历表所登载的个人资料与专业背景,一定要与网络上出现的内容相符,否则很容易让人起疑,甚至与新工作失之相臂。
他提醒大家,投递求职信前最好先查一下自己在网络上是什么模样,如果有些放浪形骸的不雅照片,最好先删除或设为隐藏,以免留给潜在雇主不良印象。更不可在网络上随意留言或批评现任雇主,或许当时只是一时气愤,但“凡走过必留痕迹”,试问谁会雇用一个喜欢上网骂老板的员工。
由于搜索引擎的便利,连推特(twitter)用户所有推文都搜寻得到,这项利器在今年5月的卑诗省选造成多位候选人退选。他们都被发现多年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而中箭落马。
伊西德建议求职者,若心仪的公司有脸书或推特账户,不妨加入,随时掌握该公司动态,一旦有机会面谈,雇主将惊讶于应征者对公司的了解,也乐于将一名长期“跟随者”(follower)纳为旗下员工。 |